招商·财经第一服务链

贵州雷山村民种茶致富 茶叶产值逾7亿

发布时间:2014-08-15 02:41:23 来源:新华网 作者:佚名

简介:署假期间,雷山县郎德镇郎德苗寨38岁的妇女梁凤要比平常的时候忙得多,每天得接待20人左右的游客,大都是亲子游散客。“每天能赚上500元,应该没问题!”8月10日,梁凤边忙准备10多名游客的中午饭边说。

  中国茶业网·中国茶业微刊讯  署假期间,雷山县郎德镇郎德苗寨38岁的妇女梁凤要比平常的时候忙得多,每天得接待20人左右的游客,大都是亲子游散客。“每天能赚上500元,应该没问题!”8月10日,梁凤边忙准备10多名游客的中午饭边说。

郎德苗寨依托原生态资源走出一条乡村旅游开发之路

郎德苗寨依托原生态资源走出一条乡村旅游开发之路

  梁凤能有这般收入,得益于这个素有“中国民间艺术之乡”的苗寨,鬼斧神工的风雨桥、清澈见底的小河、美丽宁静的田园风光、依山傍水的吊脚楼群,满山皆绿的环境,和古朴浓郁的民风民情,每年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度假旅游。

  “依靠这些原生态资源,让我们吃上了旅游饭,过上了小康生活!”梁凤说。

  每到酷热的夏季,重庆游客张力波一家3口都来雷山呆上十多天,张力波感叹说:“这个地方真凉爽,白天下河冲个澡,晚上睡觉还盖上薄薄的被子,简直就是天然大空调,这里的人太幸福了!”

  镶在国家级森林公园雷公山的雷山县,森林覆盖率达72%,由于欠发达欠开发,给当地人保存下完整的原生态资源,特别是文化资源的,那是相当的丰富,唐宋服饰、明清建筑、魏晋歌舞等遗风随处可见。苗族芦笙舞、铜鼓舞、苗族民歌、苗族织锦技艺、苗医药、苗年、苗绣、吊脚楼营造技艺、苗族芦笙制作技艺、苗族银饰锻制技艺和苗族鼓藏节等13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星散民间。

  青山绿水中趟出金山银山来,“今年全村户均茶叶收入1万元左右,将占人均纯收入的三分之二以上。”望丰乡乌江村支部书记李世达高兴地说。

  183户的乌江村,在种茶前,村里的青壮年几乎外出务工,近年来,在支部书记李世达的带领下,151户茶农种上茶叶,现该村有绿茶基地3160亩,看到村民种茶致富过上小康生活,在外的务工人员纷纷回来加盟发展茶叶,计划用两年时间发展到5000亩,打造成为全县最大的茶叶专业村。

  “种茶即绿了荒山,又能致富群众,实现保护生态与发展致富双丰收!”对茶叶发展带来的实惠,李世达站得高,看得远。

  在雷山,涌现出乌江村这样的茶叶专业村就有30多个村,建有绿茶基地12.7万亩,今年预计茶叶产值逾7亿元,受益农户1.46万户4万余人。

  该县农民利用良好的生态资源发展林下鸡、天麻、黑毛猪、娃娃鱼、果品、小香羊和商品牛等特色经济,受到市场的青睐。

  雷山黑毛猪喝的是山泉水,吃的是山野菜,以肉质细嫩,口感回香的特质,赢得北京等大中城市高端客户的喜爱,以不菲的价格通过会员制源源不断地销往北京、深圳、贵阳等地。有了需求量,极大地提高了当地农民饲养黑毛猪的积极性。当下,该县黑毛猪年出栏6.6万头,黑毛猪成为当地3万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产业。

  完好的原生态资源,给发展乡村旅游带来了新生机,在资源保护和旅游开发中如何找到平衡点,该县坚持在保护中开发,在开发中保护,让乡村旅游得到永续发展。

  今年上半年,该县以乡村旅游为主接待游客175.5万人次,同比增长29.7%,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.3亿元,同比增长31.3%。目前,该县直接从事旅游产业人员有6000余人,带动5万农民发展银饰、剌绣、蜡染等特色经济致富。

【责任编辑:黄金湘】
分享到:

本网版权及免责声明:
1、凡本网注明“本站原创” 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亚太茶业网,转载、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亚太茶业网”。

2、本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,并非出于本网故意,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会加以更正,转载文章信息未经亚太茶业网证实,仅供参考。

3、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拨打本网站线:400-668-383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