招商·财经第一服务链

普洱茶并非天价 品牌化趋势将崛起

发布时间:2016-05-24 16:24:35 来源:中国茶业网原创 作者:佚名

简介:茶企如何应对目前的行业形势,未来发展趋势如何?

  茶企如何应对目前的行业形势,未来发展趋势如何?【中国茶业】全媒体走进古农茶业,与其南方市场负责人危稳伍、马台岩茶协会会长游贤用、古农茶业广西梧州代理商杨成进行面对面地沟通交流,为行业发展共谋良策。

危稳伍

危稳伍

  企业应重品质 走品牌化道路

  古农茶业南方市场负责人危稳伍表示,整个普洱茶产业在近两年来是处于一个低潮期。在今年,他也和许多同行做过交流,发现不少人对于整个产业的发展是持悲观态度,或许这和整个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分不开。但相反,他表示这只是一个调整期,越在这种经济环境不好,国家采取宏观调控的情况下,茶企茶商们越要调整好心态,静下心来规划好企业未来发展路线。

  “对于走高品质和品牌路线的企业而言,整个产业环境带来的压力都不会太大。”危总讲道。茶,是每个茶人都会喝的,只是喝多喝少的问题。随着认知度的提高,消费者选择茶叶时将更注重品质、品牌跟性价比,这也是整个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。基于这个考虑,古农茶业始终坚持走品牌和定制化路线,因此在2015年可谓是逆势而上,销量不但没有减少,反而比前一年增长了20%多。

_MG_9130_副本


  那么怎样才能做好茶叶质量呢?危总提出了三点:其一是茶叶原料要好,不单单是指市面上炒作的山头、古树等,更重要的是生态一定要好,这样才可能安全、健康;其二是工艺要好,它是决定茶叶质量好坏与否最重要的一环,很多人抛弃了许多过去传统的工艺,甚至加入一些其它工艺,让茶叶质量下降了许多;其三是仓储,不管是哪个市场,都非常注重这一点,因为茶叶很容易串味,一旦串味,茶叶味道将变差,失去其品饮价值。

  “2016、2017年都可能是一个调整期,整个产业会出现起伏不定的情况。通过两年的调整期,或许整个普洱茶行业将步入一个健康良性的发展期,届时不再是讲故事、炒作,而是更加注重茶叶本身质量了。”最后,危总对整个普洱茶行业大胆地作了一个预测。

游贤用_副本

游贤用

  行业处于调整期 品牌推广指日可待

  “每一个行业在发展过程都会有高潮期和低谷期,这是客观规律,茶业也避免不了。” 马台岩茶协会会长游贤用说道。历经2013、2014年的高潮,再到2015、2016年的低潮期,普洱茶产业正处于一个调整期,其结构、资源正在进行重新整合。值得可喜的是,全世界认识、品饮普洱茶的人群数量正在稳步上升,整个产业也在朝着“品饮消费”的方向良性发展着,但其复苏其和整个国家经济形势、政策调整是有关联的,还需静观其变。

  至于茶业目前存在的问题,其实也是整个食品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——产品安全,无论是原料亦或是制作过程中,它需要每个茶农、企业把好关,从源头上杜绝农残、重金属超标等问题。当然,茶叶的生态安全其实也和人类发展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、保护息息相关,怎样去保护好环境,让整个产业更良性发展是很关键的一环。

  随着社会的进步,现在的交流更方便快捷,渠道更多样化,云南普洱茶推广普及之路也受益于此,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。游会长表示,现在茶叶推广不光有传统的品茗会、推介会、茶博会等,还包括新颖好玩的旅游、庄园体验等跨界活动。或许,等消费群体足够大的时候,将取代原来的“云南产——广东销”老模式,目前已初现迹象。

杨成_副本

杨成

  物以稀为贵 普洱茶价可接受

  古农茶业广西梧州代理商杨成透露,他接触茶行业其实也就是这几年,但他的客户是一年比一年多,呈现一个整体向上的趋势,和目前整个产业的行情截然相反。他揭秘了其中的原因,普洱茶行业处于一个低谷期,有一部分原因是消费者的观念开始转变,他们对品牌的品质、制作工艺、卫生程度等有着更高的要求了,所以那些弄虚作假、损害消费者利益的企业理所当然是会被淘汰的,而注重产品质量、有特色的企业肯定能够成功。

  他坦言,其实相对于其它地区和茶种而言,普洱茶的价格还是可以接受。物以稀为贵,普洱茶作为一种资源型产品,具备其它茶叶所没有的优势,因为全国乃至全世界其它地区都是没有这些古茶树,尤其是数百年树龄的茶树,更是珍贵至极。每年,云南普洱茶产量就那么多,量化到每一泡,每个人能够得到的其实是很低的,所以其价格高也属于正常现象。


【责任编辑:管理员】
分享到:

本网版权及免责声明:
1、凡本网注明“本站原创” 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亚太茶业网,转载、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亚太茶业网”。

2、本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,并非出于本网故意,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会加以更正,转载文章信息未经亚太茶业网证实,仅供参考。

3、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拨打本网站线:400-668-3836